送徐检校之浙省并简前政王正善
[元代]:吴师道
皇朝树藩垣,江浙天下最。岂惟财赋强,政体亦宏大。
群僚极高选,吉士多蔼蔼。赞参每从容,句检尤倚赖。
徐卿世名家,践历振风裁。运筹佐漕挽,遗声满吴会。
今兹缀班行,深意良有在。更张化弦新,洗目盛除拜。
眷怀东南逼,明见万里外。元宰回北辕,贪墨亦狼狈。
终然公论白,少觉众心快。谁当进良谟,清静抚彫瘵。
诸公正虚左,愿言亟行迈。王公山阴裔,前政民所爱。
一时欣接武,二妙实同载。我生一何幸,识君向蒸代。
与王迩乡井,而不共倾盖。相知十五年,未面已如对。
因之道怀思,望望久相待。后日都城南,春朝及王会。
皇朝樹藩垣,江浙天下最。豈惟财賦強,政體亦宏大。
群僚極高選,吉士多藹藹。贊參每從容,句檢尤倚賴。
徐卿世名家,踐曆振風裁。運籌佐漕挽,遺聲滿吳會。
今茲綴班行,深意良有在。更張化弦新,洗目盛除拜。
眷懷東南逼,明見萬裡外。元宰回北轅,貪墨亦狼狽。
終然公論白,少覺衆心快。誰當進良谟,清靜撫彫瘵。
諸公正虛左,願言亟行邁。王公山陰裔,前政民所愛。
一時欣接武,二妙實同載。我生一何幸,識君向蒸代。
與王迩鄉井,而不共傾蓋。相知十五年,未面已如對。
因之道懷思,望望久相待。後日都城南,春朝及王會。
唐代·吴师道的简介
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
...〔
► 吴师道的诗(129篇) 〕
宋代:
范仲淹
要路抛来自寡忧,高怀卷去白云收。
玉缘秘实须藏密,兰为奇香却在幽。
要路抛來自寡憂,高懷卷去白雲收。
玉緣秘實須藏密,蘭為奇香卻在幽。
宋代:
强至
形如圆月色欺霜,曾许佳人掩面藏。
袁守扬风方慰惬,班姬中道忽悲凉。
形如圓月色欺霜,曾許佳人掩面藏。
袁守揚風方慰惬,班姬中道忽悲涼。
明代:
吴孺子
湖上梅花出短墙,一开半落湖水香。
春阳羞涩杏花细,桃花李花亦不忙。
湖上梅花出短牆,一開半落湖水香。
春陽羞澀杏花細,桃花李花亦不忙。
清代:
姚燮
我昔未遇君,先与君兄交。闻有弱冠弟,关览凌群髦。
但视兄卓奇,知非人过褒。邻郡面易谋,鄙愿胸久操。
我昔未遇君,先與君兄交。聞有弱冠弟,關覽淩群髦。
但視兄卓奇,知非人過褒。鄰郡面易謀,鄙願胸久操。
明代:
张元凯
飞锡常携海上霞,万松深处挂袈裟。孤云寄迹元无住,流水将心未有涯。
文字不曾离贝叶,因缘还出在莲花。来时一苇轻千里,何似吾家博望槎。
飛錫常攜海上霞,萬松深處挂袈裟。孤雲寄迹元無住,流水将心未有涯。
文字不曾離貝葉,因緣還出在蓮花。來時一葦輕千裡,何似吾家博望槎。
元代:
卢琦
有客携诗此远游,栏干倒影没寒流。千年歌舞浑如梦,九日登临总是愁。
故国黄花应未晚,孤城残柳不禁秋。莼鲈倘遂南归兴,笑向桥边问钓舟。
有客攜詩此遠遊,欄幹倒影沒寒流。千年歌舞渾如夢,九日登臨總是愁。
故國黃花應未晚,孤城殘柳不禁秋。莼鲈倘遂南歸興,笑向橋邊問釣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