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目捕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。比喻自己骗自己。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琳传》:“谚有‘掩目捕雀’。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,况大国之事,其可以诈立乎!”
例子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2卷:“谚所谓‘掩目捕雀’。我却不见雀,不知雀却看见我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ǎn mù bǔ què
注音一ㄢˇ ㄇㄨˋ ㄅㄨˇ ㄑㄩㄝˋ
感情掩目捕雀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近义词自欺欺人、掩耳盗铃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非同小可(意思解释)
- 坚强不屈(意思解释)
- 全科人儿(意思解释)
- 人才济济(意思解释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释)
- 忧喜交集(意思解释)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沤沫槿艳(意思解释)
- 触目皆是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倦鸟知还(意思解释)
- 祸国误民(意思解释)
- 光前启后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如痴如醉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※ 掩目捕雀的意思解释、掩目捕雀是什么意思由百科字典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中正无私 | 中正:正直。端庄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| 一路风尘 | 形容旅途辛苦。 |
| 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。素:从来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| 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 |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。 |
| 释车下走 | 释:放下,放开。下车徒步跑。形容遇事不冷静。 |
| 一拥而上 |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。 |
| 刑期无刑 |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 |
| 压岁钱 |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。 |
| 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| 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| 同心合力 |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| 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
| 吃不了兜着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。 |
| 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| 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| 分路扬镳 | 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| 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| 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| 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| 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| 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| 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| 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| 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| 人尽其才 |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| 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