鹘仑吞枣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把枣子整个儿吞下,不细嚼辨味。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出处宋·朱熹《答许顺之书》:“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,正是鹘仑吞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ǔ lún tūn zǎo
注音ㄍㄨˇ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
繁体鶻侖吞棗
感情鹘仑吞枣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读书不认真。
近义词囫囵吞枣
英语swallowed a date whole(to do a thing without thought; to read without doing any thinking for oneself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月明千里(意思解释)
- 遏恶扬善(意思解释)
- 长夜之饮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年少无知(意思解释)
- 喜新厌旧(意思解释)
- 饮水思源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- 气吞牛斗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举世无敌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释)
- 头上末下(意思解释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释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释)
- 风卷残云(意思解释)
※ 鹘仑吞枣的意思解释、鹘仑吞枣是什么意思由百科字典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博学多闻 | 博学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 |
| 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| 章甫荐履 | 冠被垫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颠倒。 |
| 杀鸡取卵 |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| 平淡无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没有什么显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| 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| 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| 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| 到此为止 | 以这里为界限。 |
| 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| 囊萤照雪 | 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 |
| 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| 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| 敷衍了事 | 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| 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内心。外表和内心一个样。外表与内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论、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| 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| 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| 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| 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
| 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| 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| 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| 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| 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| 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| 豁然开朗 |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 |
| 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| 挂冠归去 | 冠:帽子,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挂起来。比喻辞官回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