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己为公的成语故事


舍己为公

拼音shě jǐ wèi gōng

基本解释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。

出处方志敏《清贫》:“而矜持不苟,舍己为公,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舍己为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舍己为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风流人物 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坚强不屈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体恤入微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
掉舌鼓唇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9回:“妆女的呈娇献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
居重驭轻 宋·俞文豹《吹剑录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汉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亲历行阵,习知武事,知居重驭轻之势。”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清·方亨咸《邵村杂记·武风子传》:“其有道者欤?不然,何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耶?”
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‘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’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军志有之: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