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高地厚的成语故事

拼音tiān gāo dì hòu
基本解释原形容天地的广大,后形容恩德极深厚。也比喻事情的艰巨、严重,关系的重大。
出处《诗经 小雅 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;谓地盖厚,不敢不脊。”
天高地厚的典故
远古时期,传说天地开辟以前宇宙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,像鸡蛋一样,盘古把这团气劈开,轻清之气上升成天,重浊之气下沉成地,逐渐形成山川河流等。经过18000年天地仍在增高加厚,但天有多高、地有多厚谁也说不清楚,只能说天高地厚来形容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天高地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林下风致 | 《宣和书谱·妇人薛涛》:“妇人薛涛,成都倡妇也。以诗名利时,虽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风致,故词翰一出,则人争传以为玩。” |
| 患难与共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” |
| 又红又专 | 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 |
| 苦思冥想 | 巴金《创作回忆录 关于<激流>二》:“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写得快,说我‘粗制滥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。” |
| 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会通诠商兑》:“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,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,宁自啖而不足。” |
| 兵荒马乱 |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 |
| 肝胆过人 | |
| 朝令夕改 | 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 |
| 饿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 |
| 以弱制强 |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将苑·将刚》:“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