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龙附凤的成语故事


攀龙附凤

拼音pān lóng fù fèng

基本解释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颍阴商贩,曲周庸夫,攀龙附凤,并乘天衢。”


攀龙附凤的典故

秦末汉初,出身平民的樊哙、郦商、夏侯婴、灌婴四人因为投靠刘邦而成为显赫人物。樊哙原是杀狗的屠夫,因娶了吕后的妹妹而“附凤”被封舞阳侯。郦商被赐信成君,夏侯婴因救了刘邦的妻儿被封汝阴侯,灌婴被封宣陵君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攀龙附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初生之犊不畏虎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承璀受阃》:“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,大小三军,听吾命令。”
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 吕振羽《简明中国通史》第九章:“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,品质却是最恶劣的。”
一钱太守 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个知府,做官极其清正,有一钱太守之名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物腐虫生 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凿壁借光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胆寒发竖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神出鬼入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