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虎谋皮的成语故事

拼音yǔ hǔ móu pí
基本解释和老虎商量;要它的皮。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;绝对办不到。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;纯属幻想。
出处《太平御览》第208卷引《符子》:“欲为千金之裘,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与虎谋皮的典故
周朝时,有个人爱胡思乱想。
有一次,他想得到一件狐皮袍子。于是他进城去店铺挑选。店里货色不少,可是价格昂贵。他垂头丧气地离开店铺,因为他拿不出这许多钱。忽然,他突发奇想,连忙出城直奔山林。他找到了狐狸,求狐狸送他一张狐皮。狐狸听后拔腿就逃,带着全家藏进深山。这个呆子不死心,又去捉羊讨肉吃。羊立刻大呼小叫,领着羊群躲到山坳去了。结果,这个呆子两手空空,一无所获。
成语“与虎谋皮”由“与狐谋皮”演化而来。比喻向坏人索取,枉费心机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与虎谋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儿女情多 | 唐 卢照邻《五悲文 悲穷通》:“项羽帐中之饮,荆卿易水之歌,何壮夫之懦节,伊儿女之情多。” |
| 手下留情 | 《庚子风云》:“在这几个当口,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,将王成德击倒,他却一再手下留情,都把王成德让过了。” |
| 多才多艺 | 《尚书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” |
| 形神不全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选则禄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 |
| 逸游自恣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 |
| 满山遍野 | 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:“他坐镇延安,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,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!” |
| 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| 男女授受不亲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” |
| 寸步不离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 |
| 材轻德薄 | 宋 朱熹《论臧否所部守臣状》:“熹委是材轻德薄,不足取信,岂复更敢臧否人物。” |